![]() |
專家姓名 孟明揚
性 別 男
學 歷 大學
年 齡 51
職 務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所在地區 中國/遼寧
技術職稱 教授 特殊稱號 中化集團高級專家
專業方向 精細化工,中間體合成研究
所在單位 沈陽化工研究院
技術服務 精細化工中間體合成研究、染,顏料中間體合成技術研究
個人介紹
1982年1月我畢業于沈陽化工學院,獲學士學位.分配到染料中間體室工作至今,曾創辦過沈陽精細化工技術研究推廣中心任主任.1985起擔任課題組長,1992年12月被評為染料中間體高級工程師,從事精細化工中間體合成研究工作二十五年.代表著作兩本: 1.《有機化工原料大全》合著;2.《現代染料工業》第七章染料工業中間體專著;第十章工程與設備合著。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科技論文二十一篇:“溶劑法合成2-羥基-3-萘甲酸”、“色酚AS系列產品催化合成新工藝”、“染、顏料中間體技術研究的現狀與發展”、“中間體新工藝及設備”等。參加國內、外學術交流五次;其中“染、顏料中間體技術研究的現狀與發展”“中間體新工藝及設備”兩篇論文展示了本專業國內、外科研、生產發展的趨勢。
主持并承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兩項、省級重點科研項目一項,并圓滿完成任務,編寫技術總結報告八份:1982年3月~1985年12月作為技術骨干參加國家“六、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1-氨基蒽醌”設計和研制工作。1991年1月~1995年12月主持并主承擔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溶劑法合成2-羥基-3-萘甲酸新工藝的研究”,進行212次小試驗、中間試驗和工業化試生產,該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上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先進水平。這種新技術在化學反應中用掉二氧化碳制得有用的中間體化合物屬于綠色工藝,突破了有機溶劑的篩選,在溶劑中成鹽、脫水、液相法羧化等技術難點找到了影響羧化反應的諸種因素,解決了產品質量和收率上的一系列問題。羧化反應釜的體積擴大為10m3,機械密封軸徑Ф138mm,承受壓力9Mpa,這些項目的新工藝、新設備均為國內首創,提高了我國中間體生產技術水平。采用該工藝還可以合成水楊酸、對羥基苯甲酸等12個大噸位產品。1995年9月通過國家計委驗收和鑒定,驗收結論為:優異;1995年10月被國家科委正式列入“九、五”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2000年1月~2001年12月主持并主承擔國家“九、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和省級重點科研項目“色酚AS系列產品催化合成新工藝的研究”,該工藝與傳統的三氯化磷工藝相比較具有收率高、質量好、三廢少等特點,屬于清潔工藝具有一定的創新性,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國際上只有俄羅斯有此新工藝。而我們開發研制的2-羥基-3-萘甲酰胺、色酚AS-M、色酚AS-BI三個新產品質量好,優于進口產品,該項技術也填補了國內空白。該項目的研究突破了新型催化劑的開發、后處理工的提高等技術難點,使反應收率比老工藝有所提高,產品質量達到有機顏料級,催化劑用量由原來的40%降低為2~5%,三廢量大幅度降低,操作環境明顯得到改善。采用工藝還可以生產二十幾個老的色酚AS系列產品。新工藝及其采用的催化劑不僅適用于萘系化合物的酰胺化反應,而且也適合于苯系、蒽醌系及雜環化合物的酰胺化反應,具有普遍意義。2000年8月通過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鑒定和驗收。自己所起的作用:選題,確定工藝路線,選定反應所用有機溶劑、催化劑,參加小試、中試和工業試生產,并起骨干作用。開發、研究的精細化工中間體項目五十八項,工業化二十五項,其中十六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兩項工藝在國內、外處于領先水平、主持并主承擔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計劃項目一項。
先后開發、研制成功三個系列大的科研項目:1.溶劑法碳酸化合成芳羥基羧酸項目,已轉讓給蘇州林通染料公司等十一家,共得轉讓費189萬元。建成的600噸/年2-羥基-6-萘甲酸生產裝置,年產值4800萬元,利稅合計800萬元。同時將溶劑法工藝中的有機溶劑用于氣、固相法生產2-羥基-3-萘甲酸,使產品收率由原來的73%提高到81%,并將生產規模擴大到10000噸/年。將溶劑法工藝的后處理方法用于年產1000噸/年2-羥基-3-萘甲酸生產,產品質量由原來的98%提高到99%,并在全國各廠推廣。浙江省升華拜克生物有限公司采用該工藝,投資7000萬元建成年產1000噸的3,6-二氯水楊酸生產裝置,年產值1.48億,利稅合計3600萬元,兩年內就收回了該項目的投資。2.色酚AS系列產品催化合成新工藝,已轉讓河北黃驊渤海化工集團等五家,共得轉讓費84萬元。新工藝制造色酚品種具有較好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3.其它苯系、萘系、蒽醌系精細化工中間體,已轉讓了九家,共得轉讓費109萬元。研制成的具體品種有K酸、吐氏酸、J酸、溴氨酸、1,5-二羥基萘、1-氨基蒽醌等20多個品種。以K酸為例:它是一種重要的染料中間體用途廣泛,但是國內長期以來沒有K酸生產,一直依賴進口,價格昂貴,影響了我國染料品種的發展。這個產品為H酸的同分異構體,生產工序多、工藝復雜,我國六十年代曾搞過大會戰,我們課題組經過多人十年的潛心研究,解決了困擾我國中間體行業多年的難題,終于在今年11月份制備出了超過國外進口產品質量的K酸,生產成本低于國外,填補了國內空白,產品還可以向韓國等國家出口,同時可以促進了我國染料品種的増加。
在研究院的培養下,我被國家計委、國家科委評為科技攻關先進個人一次,獲金質獎章和證書,1996年11月12日出席全國“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頒獎大會,受到江主席、朱鎔基總理、胡錦濤副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被評為沈陽市勞動模范一次、院勞動模范兩次、院優秀黨員三次。共獲各種獎勵十二項,其中國家級獎勵一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二項: 1.“溶劑法合成2-羥基-3-萘甲酸新工藝的研究”993年獲沈陽市首屆青、少年創造發明成果三等獎,排第一名;1996年獲國家計委、國家科委、國家財政部頒發的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重大科技成果獎,排第一名;被國家科委授予國家“八、五”科技攻關先進個人,獲金質獎章和證書。1998年獲沈陽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排第一名。2.“溶劑法合成鄰甲基水楊酸”工業化生產1995年獲撫順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排第一名;1995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第一名。3.1995年、1996年連續兩次被評為院勞動模范。4.1995年、1996年、1997年連續三次被評為院里優秀共產黨員。5. 1997年4月25日被沈陽市人民政府評為市勞動模范,獲獎章和證書。6.色酚AS-PH新工藝”2002年獲河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排第二名。
標簽:
相關化工設備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