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企業(yè)常用的廢氣余熱利用方式有:
①安裝換熱器;
②在換熱器后安裝余熱鍋爐;
③爐底管汽化冷卻;
④發(fā)電(熱電聯(lián)產(chǎn));
⑤制冷。
回收后的熱量主要用于預熱助燃空氣、預熱煤氣和生產(chǎn)蒸汽。對電爐而言,預熱廢鋼或進料可減少電爐的電能消耗,縮短熔煉時間;對加熱爐而言,預熱空氣、燃料或工件,煙氣余熱返回爐內(nèi),可使火焰穩(wěn)定、提高燃料溫度和燃燒效率以及爐子的熱效率。
工業(yè)爐窯余熱回收差的原因,除了排煙溫度高和換熱器能力小之外,鮮為人注意的是煙氣和熱風的顯熱未能有效保存,煙氣由爐膛冒出、吸入冷風,地下煙道漏水、漏氣,旁通煙道短路和管道絕熱不良,使多數(shù)爐子在回收裝置前的煙氣熱損失高達30%~50%,回爐熱風的顯熱損失為20%~33%.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一系列降低出爐煙溫的措施和能充分保存與回收余熱的排煙-供風系統(tǒng),使上述兩項熱損失分別降到5%和3%左右,同時開發(fā)了各種高效、經(jīng)濟的換熱器和能使用全熱風的燃燒裝置,回收后煙溫可下降到180~250℃,不再需要安裝價格昂貴而利用率不高的余熱鍋爐,使爐氣余熱從爐外回收轉(zhuǎn)到爐內(nèi)回收的方向來,正是在這種形勢下提出了“余熱全自回收”的新概念:首先設(shè)法降低爐子排出的煙溫和煙量,并使余熱回收過程中的各項熱損失減少,然后通過高效換熱器將余熱最大限度地回收并全部送入爐內(nèi)。
標簽:
相關(guān)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