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有一個同行的朋友問我,在我們污水處理這個行業里,咱們在做絮凝沉淀時為什么一般都加陰離子的PAM呢,在脫水時反而要加陽離子pam呢?
其實他們這個反應原理解釋起來很簡單,這種作用機理就是電荷的中和,絮凝沉淀時水中的正電荷跟絮凝劑的負電荷中和;我們在進行污泥脫水時,污泥中的膠體、懸浮物質他們呈現負電荷的特性,這樣跟帶正電荷的陽離子PAM進行電荷的中和。
當我們在做絮凝沉淀時,一般都是先投加一種無機混凝藥劑,再去調整水的PH值。這時污水中帶陰電荷的懸浮物和膠體物質,首先是跟無機絮凝劑中帶多個陽電荷的金屬離子結合,或者是帶正電荷的膠體、懸浮物質跟無機絮凝劑中的帶負電荷的非金屬離子結合。綜合反應后,整個水中帶正電荷的膠體、懸浮離子占了大多數,因為咱們主要是利用無機絮凝劑中的帶正電荷離子跟膠體或者是懸浮物質作用,此時咱們用陰離子PAM正好跟水中帶正電荷的離子結合,形成沉淀。陰離子PAM具有較高的分離量,分子鏈條比較長,在沉淀的過程中,其網捕明顯,這時候陰離子長分子鏈條的網捕絮凝作用就可以完全發揮出來了,這種情況下PAM投加量很小了。
在污泥脫水時,懸浮物和膠體含量比較高,比重大,分子鏈的網鋪作用效果就不那么明顯了,這時候起主導作用的是咱們污泥中懸浮物和膠體物質的帶電荷量,在沒有外界物質的干擾下,一般情況這種污泥中懸浮物和膠體物質他們都呈現出帶負電荷的特性,這種情況下陽離子PAM的正電荷就起作用了,效果也就相應的明顯了,咱們使用陽離子就會更好一些。有時候陰離子用跟其發生絮團反應,但是陰離子的分子鏈比較長,跟陽離子相比,他們之間的分子力相對比較小,也就說陽離子絮團結實,陰離子稍微差一些,但是作為脫泥來講,我們主要是要求污泥的絮團結實,這樣咱們在用設備進行泥水分離的脫泥作業時,才盡可能多的留住污泥,提高咱們設備的回收率。
我們在絮凝沉淀和脫水時,用不同電荷的PAM,主要是由它們所帶電荷的性質和跟我們需要處理的污泥形成的絮團的結實程度所決定的。
原標題:高分子絮凝、脫泥反應機理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