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產品制造、質量檢驗和現場驗收標準的不一致,各標準對缺陷的判定原則不一樣,有時會出現不同的檢驗結論。如鍛造閥門產品標準 GB/T 1228-2006中允許在極限尺寸5%或1.5mm范圍內的缺陷存在,鑄造閥門產品標準 JB/T 7927-2014中允許A和B的2個例子的缺陷存在。閥門現場驗收標準 SY/T 4102-2013規定,閥門外表面不得有裂紋、砂眼、重皮、斑疤、機械損傷、銹蝕、缺件、銘牌及油漆脫落等現象。 閥門質量檢驗標準SH 3515-2013 規定,閥體為鑄時其表面應光滑,無裂紋、縮孔、砂眼、氣孔、毛刺等缺陷,閥體為鍛件時其表面應無裂紋、夾層、重皮、斑疤、缺肩等缺陷。
石油天然氣具有易燃、易爆,且腐蝕性強,閥門質量檢驗除嚴格執行委托標準 SH3518-2013外,還應參考閥門現場驗收規范和我國閥門的制造水平,在擇優選擇供貨廠家,加強出廠檢驗的同時,閥門質量檢驗應以缺陷位置、大小、形狀,以及閥門的工作壓力、工作介質、使用環境等進行綜合評定,既能保證產品質量,又能做到公正、公平。
外觀缺陷評定
2014年,長慶油田技術監測中心共檢驗各類閥門 170284只,有 5622只閥門不合格,不合格率為3.30%,其中外觀質量檢驗不合格2817只,占檢驗不合格總數的 50.11%。 主要有砂眼、氣孔、裂紋、機械損傷、縮孔、標志和閥體壁厚不合格等結構和尺寸。
1、外觀特征
主要是閥桿端部未加工,閥桿與手輪不能緊密結合,閥門開閉不靈活,或閥體壁厚、閥桿直徑、結構長度不符合標準要求,Z41H-25 DN50閘閥,標準規定的長度為 230mm,實測長度為178mm。
2、檢驗方法
閥門結構可以通過目測檢驗,閥體壁厚一般使用超聲波測厚儀,結構長度一般使用游標卡尺、卷尺、深度尺等工具儀器,壁厚測定時應將被測部位打磨光滑,以免影響測試的精度。閥體最小壁厚一般出現在流道兩側或閥體的底部。
3、缺陷評定
閥門結構、閥體壁厚、結構長度、閥桿直徑不合格的閥門直接判定為不合格。
砂眼和氣孔
1、外觀特征
砂眼是鑄造閥門的表面常見的缺陷,主要出現在閥門外表面,砂眼內部有砂或白色的渣,外形不規整,深淺不一。氣孔一般出現在鑄造閥門的內部、表面或近于表面處,表面比較光滑,呈圓形或橢圓形,有時孤立存在,有時簇集在一起,常與夾渣或縮松并存。如果是反應性氣孔,通常不大,在鑄件表面或鑄件表面以下不太深的地方,如果是侵入性氣孔,面積稍大,常呈圓形、橢圓形或針孔狀。
2、檢驗方法
目視檢驗即可發現砂眼和氣孔。對于閥體內部的砂眼和氣孔可借助手電筒,缺陷的深度可采用覆膜法或細鐵絲等來判斷其深度。對于漆色不同或有明顯凹坑的部位應注意,必要時可借助起子等工具剔除油漆,防止缺陷部位被底漆掩蓋。
3 、缺陷評定
閥門表面存在氣孔或砂眼,將會減小其有效承載面積,容易引起應力集中而降低鑄件的抗沖擊性、抗疲勞性和致密性,影響鑄件的耐腐蝕性和耐熱性也有不良的影響$一般閥體與閥蓋的承壓部位、法蘭密封面不允許有氣孔和砂眼存在,閥體的澆注口和閥門的法蘭非密封面不允許有密集狀、 蜂窩狀以及深度超過1.5mm或任一個100mm X 125mm面積范圍內氣孔數量不超過3 個且深度不超過 1.0mm的氣孔或砂眼。 對于深度不確定的氣孔或砂眼應從嚴判定,防止出現穿透性缺陷。對于絲杠、手輪、手柄以及支架等部位存在的缺陷只要不嚴重影響產品的外觀、強度和使用性能,可以按照合格品進行驗收。
標簽:
相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