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儀器網 市場分析】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醫療衛生機構收治的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產生的生活垃圾,按照醫療廢物進行管理和處置。
醫療廢棄物處理,是指有關人員對醫院內部產生的對人或動物及環境具有物理、化學或生物感染性傷害的醫用廢棄物品和垃圾的處理流程,它包括對某些感染性強的醫療廢棄物品的妥善消毒乃至徹底清除的過程。
我國對醫療廢物的處置長期重視不夠,集中處置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大部分危險廢物處于低水平綜合利用、簡單貯存或直接排放狀態。
我國現行醫療廢棄物處理現狀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7年9月,衛生部出臺《關于進一步規范醫療廢物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市盡快出臺完善相關醫療廢物處理標準。各省調整以床位為基礎的收費標準,比如廣西南寧市醫療費用收費標準1.5元每床每天,衡水市出臺收費標準2.7元每床每天,2017年按平均每床每天2.90元計算,單價按近6年CPI均值4%遞增,每年按365天算,廢棄物市場規模=床位數*病床使用率*每床價格*365。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估算,2017年我國醫療危廢市場規模為70.95億元。
醫療廢棄物處理市場前景預測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和醫療技術的提高,大型外科手術的人次增多,手術切除的各類病原體增多,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種類和數量迅速增加,中國醫療廢物的產生量呈穩步上升趨勢。按照2009年至2017年入院人數增長率和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可以預測出2018年到2023年的入院人數和平均入院天數,根據2009年到2017年的診療人數和增長率,可以預測出2018年至2023的診療人數的變化,醫療廢物產生量=(入院人數*出院者平均住院日*0.75+診療人數/25*1)/1000,單位為萬噸。可以得出2018年至2023年的大概廢棄物產生量和大概市場規模。2023年預計醫療廢棄物處理市場規模達到107.37億元,同時產量達到249.56萬噸。
中國醫療情況和危廢處理產量和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中國醫療危廢處理市場市場規模及變化趨勢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醫療廢棄物處理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行業整體趨勢預測
(1)技術路線趨向規范化
目前,我國醫療廢棄物處置的技術路線選擇趨向于多樣化,大多數企業廣泛運用的兩種處理方式是高溫蒸煮(高壓)滅菌和焚燒處置,而熱解焚燒法,更是由于其煙氣產生量小等工藝特性,已普遍被國內市場采用。但是在《“十二五”危險廢物防治規劃》中明提到了,國家鼓勵采取非焚燒的技術路線處置醫療廢物。可見,目前市場選擇的主流技術路線是與國家推廣的非焚燒技術路線相背離的。
隨著醫療廢物高溫滅菌處置技術的推廣以及《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的提出,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未來醫療廢棄物處理行業的技術路線將趨于規范,業內會出現明確的、可遵循的目標。
(2)項目投資成本逐步下降
目前國內市場普遍選擇以焚燒為主的技術路線。焚燒路線包括回轉窯焚燒爐技術和近年來發展較快的熱解焚燒技術,其中前者處置效果最好,但處置費用較高;后者具備處置效果好和處置成本低等特點,但是由于尾氣系統負荷頻繁變化,導致了間歇性污染發生率增加。此外,焚燒設施普遍價格昂貴,如配置國家標準要求的焚燒尾氣在線監測裝置就需要100萬元左右的投資。項目投資成本過高既是行業投資熱度低的原因,也是國內部分環保企業望而卻步的因素。
但是隨著政府對醫療環保事業的重視和支持,以及社會資本的進入,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醫療廢棄物處理行業的進入成本會逐步下降。
2、市場競爭趨勢預測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醫療事業也取得了巨大進步,國內醫療廢棄物處置業市場的潛力也在持續上升。部分環保企業已投入到醫療廢棄物處理行業當中。但目前的實際情況是醫療廢棄物處理行業整體市場集中度不高,企業活躍度不高,時至今日行業領跑者仍不清晰。
但是隨著政府對醫療環保事業的重視和支持,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政府會在醫療廢物處理領域引入市場競爭機制,解決地方市場普遍存在的壟斷和收費過高現象。在未來醫療廢棄物處理行業市場競爭中會出現行業的龍頭企業,且市場集中度會逐漸提高。
編輯點評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醫療事業取得了巨大進步,國內醫療廢棄物處置業市場的潛力也在持續上升。部分環保企業已投入到醫療廢棄物處理行業當中。未來,隨著政府對醫療環保事業的持續重視和支持,以及社會資本的進入,醫療廢棄物處理市場前景可觀。
(原標題:醫療廢棄物處理市場前景預測及發展趨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