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文明的特色之一。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我國形成了著名的八大菜系,進入21 世紀后,我國餐飲業更加成熟,增長勢頭不減。而發展至今,隨著我國經濟增長的提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大眾餐飲受益于此更是發展得如火如荼。
可是在餐飲業情勢一片大好的同時,煎、炸、爆炒等烹飪方式帶來的油煙卻也成了空氣污染的源頭之一。餐飲業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以油煙氣的形式排入環境,根據其形態一般可分為顆粒物質和氣體物質兩類。其中,油煙顆粒物主要來源于烹飪過程中油脂的揮發凝結以及油脂食材的分解、裂解,氣體物質主要指揮發性有機物。
這些餐飲油煙不僅對灰霾直接產生貢獻,而且會對居民生活造成困擾。因此,有效控制餐飲油煙污染是促進社會和諧與環境保護的雙重需求。
為進一步加強餐飲業油煙污染物排放控制和管理,促進油煙污染治理技術進步,同時也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完善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改善環境空氣質量,生態環境部決定修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 18483-2001)》。目前,該標準的征求意見稿已經完成。2019年8月23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征集《餐飲業油煙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時間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
本標準規定了餐飲業油煙和非甲烷總烴的排放控制要求、 監測要求、 達標判定以及標準的實施與監督等相關規定,適用于餐飲服務單位油煙和非甲烷總烴的排放管理,以及新建餐飲服務單位的設計、環境影響評價、竣工環境保護驗收及其經營期間的餐飲油煙排放管理。此外,排放油煙的食品加工單位和非經營性單位內部職工食堂,也需參照本標準執行。
此次是第一次對《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 18483-2001)》進行修改,修訂時遵循了合法與支撐、綠色與引領、風險防控性、客觀公正性、體系協調性、合理可行性等原則。經過修改的標準將以改善生活環境、促進綠色和諧發展為目標,助力降低油煙污染物排放量,減少油煙異味擾民,降低公眾投訴,促進社會和諧。
我們也相信,通過新標準的實施, 可以進一步推動油煙污染物凈化設施的安裝和有效運行,也能進一步推動餐飲行業和環保產業轉型升級發展。
資料來源:生態環境部
附件:餐飲業油煙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