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福建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青島易邦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起草的《鴨源生物制品外源病毒檢測方法與標準》征求意見稿已經發布。標準正面向社會征求意見,意見征集時間截止至2021年3月12日。
近年來鴨疫病日益增多,生產、流通和使用的鴨源生物制品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外源病毒檢驗是病毒類制品毒種及活疫苗檢驗的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對保證產品質量至關重要。但現行的檢驗方法和評價標準都不一致,難以客觀評價產品質量,因此制定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鴨源生物制品外源病毒檢驗方法及標準顯得非常必要和迫切。
《鴨源生物制品外源病毒檢測方法與標準》規定了鴨源生物制品外源病毒檢驗-雞檢查法的技術要求,其實驗方法大致為取至少2瓶樣品,按瓶簽注明羽份稀釋、混勻后備用;20只SPF雞同時點眼、滴鼻接種10羽份疫苗,肌肉注射100羽份疫苗,21日后重復該接種操作;接種后42日采血,進行有關病毒的血清抗體檢測。
據悉,標準起草人員來自鴨疫病研究及預防類產品研發的科研院所和企業,有著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在成立了標準起草工作組后,他們按照國標修訂項立項任務的要求,進行了充分討論,完成了標準的具體設計工作,并對擬設立的技術參數項目進行了動物試驗和檢驗方法驗證。在進行了動物試驗和檢驗方法驗證后,結果表明用雞檢查法進行鴨源病毒的檢驗切實可行。
為確保標準的可行性、科學性和適用性,起草組引用了GB 19489《實驗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NY/T 1948《獸醫實驗室生物安全要求通則》等規范性文件。標準征求意見稿中也明確了需要用到恒溫培養箱、振蕩器、生物安全柜、4℃
離心機、分光光度計、電子天平、顯微鏡、錐形瓶、吸管、低速
離心機、微量板振蕩器、單道和多道微量移液器、離心管、無菌注射器等。
本標準為鴨源生物制品外源病毒檢驗提供了完善的檢驗技術標準,且檢驗方法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相信隨著本標準的正式實施,將能有效規范鴨源生物制品的評價、提高鴨源生物制品的質量,并能提高對鴨傳染病的防控。
更多詳情請點擊:《鴨源生物制品外源病毒檢測方法與標準》征求意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