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天眼查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我國儀器儀表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注冊量逐年上升,年增速保持在15%以上,其中,2020年新增相關企業超過62萬家,為歷史高位。
儀器儀表是對物質世界信息進行測量與控制的基礎手段和設備,是信息產業的源頭和組成部分,與計算機軟硬件、通信設備制造與服務地位相同。因此,儀器儀表制造水平反映出國家的文明與發達程度,是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
發展與問題并存
隨著社會經濟和技術的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國儀器儀表行業一路高歌猛進,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儀器儀表制造業營業收入達到7660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40.81億元,今年1-4月,營業收入仍保持增長態勢,達到2458.9億元,同比增長35.9%。
然而,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在快速崛起的同時,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如低端同質化競爭、關鍵核心技術匱乏、產品質量不穩定等問題在行業內仍普遍存在。目前,國內高端儀器儀表對進口依賴度較高,賽默飛、島津、安捷倫等外資品牌占據著國內實驗室檢測儀器的大部分席位。
無獨有偶,近日,某地環境監測站采購全自動紫外測油儀、便攜式(手持式)多參數水質分析儀、氣相色譜、全自動稀釋配標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高效液相色譜儀等環境監測設備,幾乎全部要求原裝進口。
全自動紫外測油儀
便攜式(手持式)多參數水質分析儀
氣相色譜
高效液相色譜儀
擺脫依賴進口局面,國家、企業在行動
儀器儀表號稱工業系統的“耳目”,對制造業發展極為重要。我國兩院院士王大珩也曾指出,儀器儀表行業看似“配角”,實為“核心”。儀器儀表是工業生產的“倍增器”,是科學研究的“先行官”,是軍事上的“戰斗力”。
日前,工信部副部長主持召開5G/6G專題會議。會議指出,持續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水平。做強系統、終端等優勢產業,補齊芯片、儀表等短板弱項,大力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優化升級。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超319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含“儀器、儀表”,且狀態為在業、存續、遷入、遷出的儀器儀表相關企業。其中,超83%的相關企業分布在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以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中。
從地區分布來看,江蘇省擁有非常多的儀器儀表相關企業,有近35萬家,占總量的11%,其次是山東省,有超過30萬家相關企業,占比10%。另外,廣東也有超29萬家儀器儀表相關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天眼查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我國儀器儀表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注冊量逐年上升,年增速保持在15%以上,其中,2020年新增相關企業超過62萬家,為歷史高位。
此外,我國作為制造業大國,也將儀器儀表列為國家發展戰略,從戰略高度扶持儀器儀表產業的發展,目前國家頒布一系列政策文件促進儀器儀表行業快速發展,從《中國制造2025》、《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十三五”先進制造技術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儀器儀表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建議》等多個文件均對儀器儀表的發展進行扶持和鼓勵。
無數經驗告訴我們:在別人的地基上蓋房子,樓越高風險越大,如果我們不掌握核心技術,遲早會被別人“卡脖子”,科學研究也會遭到“掣肘”。因此,在新技術、新觀念、新模式不斷涌現的今天,在傳統技術不斷被顛覆的年代,擺脫高端儀器儀表依賴進口局面,只要不懈努力就有希望。
標簽:儀器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