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江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與江西省化學工業高級技工學校在南昌簽署合作協議。經過友好協商,本著“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合作雙贏”的原則,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雙方同意在人才培訓等方面建立合作關系,并簽署正式合作協議。
當天上午,江西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理事長趙家春,高級顧問、專家委員會主任李玉林,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吳貴嵐,副理事長王濤,常務副秘書長李小江,副秘書長熊云生、馮剛、聶海平一行專門等來江西省化學工業高級技工學校,并與該校校長王哲、副校長朱莉、盧秋曉、鄧文新、學校相關科室負責人、工作人員、教師代表就進一步深入合作,進行了座談交流,并現場參觀了學校實訓基地。
趙家春指出,人才是企業健康發展的根基,全省石化行業企業高度必須重視人才培養,特別是技術工人,藍領隊伍的培養。當前,黨和政府都高度重視職業技能教育,高級藍領的培養,校企合作是重要組成部分,我們有信心,發揮好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把江西的化工企業服務好。
趙家春表示,行業協會的宗旨就是服務會員企業,服務行業,這次協會與學校加強合作,就是要以技工人才培養為抓手,惠及全省化工企業,通過培訓,努力提高會員單位職工的職業技能,有效地提升生產一線職工崗位技能操作水平,強化員工的主人翁責任感及執崗能力,進一步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行業健康持續高質量發展。
會上,還舉行了合作協議簽約和授牌儀式。根據合作培訓框架協議,雙方將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廣泛持久的開展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等工作。同時,協會聘請校方專業教師為協會會員企業的指導教師,對協會會員企業相關崗位職工進行理論授課和實踐指導。校方要充分利用教學優勢,為協會會員企業開展職工職業能力培訓、新型學徒制培訓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學制教育等各類培訓。
據介紹,根據培訓協議,校方開展的培訓職業(工種)主要包括化工總控工、化學檢驗員、工業廢水處理工、車工、鉗工、計算機及外部設備裝配調試員、電子商務師等13個工種高級工、中級工培訓。
校方提供的培訓項目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按照有關政策要求,針對協會會員企業實際情況,開展為期一至兩年的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培訓合格的職工學員獲得相應工種的中級工或高級工職業技術等級。符合政策規定的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培訓費用可獲得人社部門的全額補助。二是企業員工短期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根據協會會員企業實際需要,提供短期職工職業技能提升專項培訓。三是全日制學歷提升培訓,按照人才培養方案,根據協會會員企業實際需要,為會員企業職工開展全日制學制教育,培訓合格的職工學員獲得學校畢業證書及相應工種的中級工或高級工職業技術等級。
江西省化學工業技工學校是1978年經省政府批準成立的一所培養中、高級技能人才的全民所有制學校。學校還是全國化工職業技術教育華東地區協作組副組長單位。1994年經勞動部批準在學校建立“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負責高、中級有機化工、無機化工、化工分析、計算機等專業職業技能的培訓和鑒定工作。
學校在完成內部管理制度改革的同時跨入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的行列。2002年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重點技工學校, 2010年被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批準為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2011年被國家人社部批準為國家級高級技工學校,2016年榮獲中國職工教育和職業培訓協會評選的全國技工院校先進集體稱號。
目前,學校屬江西省國資委和江西省人社廳雙重領導,學校2019年被國家人社部、財政部批準為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可以頒發省人社廳認可的證書,培訓的學員還可享受相應的國家補貼。學校還與省內重點化工企業九江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進行了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了省內一流的煤制合成氨實訓基地,為企業訂單培訓所需實用人才,為江西化工行業健康發展建功立業。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