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儀器是對事物的組成、結構、相互作用機理與機制、變化規律趨勢等進行表征檢測,并獲得相關科學數據的工具。
現階段,科學儀器被分為分析儀器、物理性能測試儀器、電子測量器、計量儀器、海洋儀器、核儀器等12大類別,廣泛運用到生物醫藥、航空航天、先進能源、先進制造、現代農業、現代交通、公共安全等領域。
6月下旬,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的中國科學儀器自主創新應用示范基地成立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副所長韓立用一張圖表展示了我國高端科學儀器現狀——多種科學儀器基本被國外廠商壟斷,某些類型的儀器國內廠商市場占有率甚至趨近于零。
儀器行業,體量不大,卻有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以分析儀器為例,2019年,我國分析儀器行業規模為350億元。上世紀90年代初,美國商業部國家標準局出過一份報告:儀器儀表工業總產值只占工業總產值的4%,但它對國民經濟的影響達到66%。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質科學研究平臺主任韓玉剛強調,科學儀器,是科學研究的基礎條件,也是科技創新成果的重要形式,還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若對進口儀器依賴過強,一是有風險,科研工作會受制于人;二是儀器用戶要花大量資金,購買高價產品。
科學儀器,被稱作科學家的“眼睛”,被比作高端
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隨著國家對科技自主創新需求的逐年增加,科學儀器產業的重要性日益突顯。然而,科學儀器研創難度大也是擺在當前的一個難題。
7月18日,青島科學儀器產業園開園儀式在市南區軟件園8號樓舉行。儀式上,科學儀器產業聯盟正式揭牌,科學儀器產業基金啟動,多個項目現場簽約入駐。這意味著,在目前國內較成熟的科學儀器產業集聚區還不多的形勢下,青島再次搶跑了一條具有重大發展機遇的新興產業賽道,緊緊握住了實現科學儀器自主可控國產化以及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抓手。
為進一步推動科學儀器重大項目落地轉化,由園區運營方青島中資中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深圳秉鴻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起,青島城投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市市南區國有平臺公司海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出資,籌建了一支專項產業基金,通過資本+科技+孵化多維融合的投資管理服務體系,在全國范圍內篩選優質項目,優先賦能園區入駐企業,加速科學儀器產業集聚。
現場簽約項目包括中關村醫學工程轉化中心、北京漠石科技有限公司、航天科工集團北京航天測控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派爾特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泰國際金融經貿中心、雙循環產業園等,一批項目在儲備篩選過程中。未來,園區將聚焦海洋儀器、分析儀器、智能儀器儀表、醫療器械等領域,推動一系列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項目和科技創新型企業落地。
隨著園區的啟用,科學儀器產業創新企業、創新項目、高層次人才、創投資本等多種要素將加速向青島、市南集聚。潮涌之下的合力,將助力科學儀器加速國產替代,成為城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資料來源:科技日報,青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