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對外宣布,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CO?)封存示范工程正式啟動,將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海底儲層中永久封存二氧化碳超146萬噸。這是我國海洋油氣開發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要一步,為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探出了一條新路。
據了解,該示范工程位于珠江口盆地,距香港東南約190千米,所在海域平均水深80多米,是恩平15-1油田群開發的環保配套項目。“二氧化碳封存工程實施后,預計每年可封存二氧化碳約30萬噸,累計封存二氧化碳146萬噸以上,相當于植樹近1400萬棵,或停開近100萬輛轎車。”中國海油深圳分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張偉介紹說。
二氧化碳地下封存是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的有效措施之一。恩平15-1油田群是我國南海首個高含二氧化碳的油田群,若按常規模式開發,二氧化碳將隨原油一起產出地面。今年以來,中國海油開展了適應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的地質油藏、鉆完井和工程一體化關鍵技術研究,成功研發出海上平臺二氧化碳捕集、處理、注入、封存和監測的全套技術和裝備體系,填補了我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術的空白。
“油田群開發伴生的二氧化碳將被封存在800米深處的咸水層中。”張偉解釋說,該咸水層具有穹頂式結構,并覆蓋厚厚的泥質保護層,注入的二氧化碳被封存在穹頂之下,能有效防止氣體溢出。
據悉,此前國內二氧化碳封存礦場試驗集中在陸上少數區域。恩平15-1油田群二氧化碳封存項目的成功實施,將開拓我國二氧化碳封存的新產業和新業態,對海上油氣田的綠色開發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中國海油董事長、黨組書記汪東進表示,恩平15-1油田群碳封存項目的啟動是中國海油實施綠色發展跨越工程的重要舉措,公司將穩步推進項目建設,勇當碳利用與封存產業化發展先行軍,加快綠色低碳轉型步伐,為我國早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近年來,中國海油通過實施源頭管控、強化過程減排、推動末端治理和利用等措施,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十三五”期間,該公司實現節能量132萬噸標準煤,二氧化碳減排量317萬噸。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