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這13個城市基本完成了實施方案的編制,進展較快的已經開始報審。毫不意外的,13個試點城市的碳監測儀器儀表設備的需求明顯增長。
碳監測,包括對溫室氣體的常規或臨時的數據收集、監測和計算,主要監測對象是《京都議定書》和《多哈修正案》中規定控制的7種人為活動排放的溫室氣體。
根據《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方案》,我國已經選取了13個城市開展試點。唐山、太原、鄂爾多斯、麗水和銅川為基礎試點,上海、杭州、寧波、濟南、鄭州、深圳、重慶和成都則為綜合試點。
截至目前,這13個城市基本完成了實施方案的編制,進展較快的已經開始報審。去年10月,生態環境部監測司專門組織召開了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啟動會視頻會議,要求環境監測總站積極組織協調,配合試點城市,支持各地科學有效開展碳監測試點工作。
然后11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織了多個省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召開試點城市碳監測本地化方案編制經驗交流會,推動試點工作的圓滿完成。
據透露,各試點積極探索科學、因地制宜的解決方案,部分城市劃分了階段目標,如麗水,將于6月開展城市大氣地面高精度溫室氣體監測和碳同位素監測。此外,碳監測專項資金也會成為實施方案的重要一環,比如唐山,申請了3000多萬。
至此,毫不意外的,13個試點城市的碳監測儀器儀表設備的需求明顯增長。比如高精度CO2、高精度CH4、高精度CO、高精度氣象參數、碳同位素(14CO2)、生態系統CO/CH4通量、地基遙感CO2/CH4柱濃度等等,為建立“碳污同源”溫室氣體動態排放清單做好充足的準備。
“原有的監測網絡中,并不能涵蓋大氣溫室氣體的監測因子。所以現行的監測網絡儀器構成方面,可能會有一個相應的增加”,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高級工程師如是表述。實際上,除了地方試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也正在組織開展碳監測儀器的性能質量適用性應用測試研究,預計今年就能完成。
相關負責人還表示,在碳監測網絡構建中,國產儀器能產生多大的輔助作用是個待定命題。因為,針對固定源排放,國產儀器設備成熟度其實是相對較高的;而對于環境空氣,雖然部分產品有了一定的突破,但國產儀器仍需加大研發力度。
值得欣喜的是,入選溫室氣體試點監測的11個集團公司都是實力不容小覷的業界大佬,同時也積極響應碳監測要求。
如北控水務,下屬北京清河北苑水務有限公司、北京稻香水質凈化有限公司入選廢棄物處理行業碳監測評估試點名單。北控水務專門組建了專項工作團隊和課題組,并給予資金支持,同時以北控水務百余座水廠實際運行數據為基礎,進行碳減排與監測實踐。
“原有的監測網絡中,并不能涵蓋大氣溫室氣體的監測因子”,我們正在建立一個新的環境監測網絡,更廣、更大、更全面、更精準、更智能。雖然充滿挑戰,但是我們已經準備好了。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