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瑞斯閥門生產線 公司供圖
5月16日,北交所上市公司特瑞斯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特瑞斯”)2023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在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舉行。2023年,特瑞斯實現營業收入6.7億元,同比增長2.01%;歸母凈利潤為5979.45萬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1億元,同比增長5.8%;歸母凈利潤為688.37萬元,同比增長19.43%。
產品應用廣泛
公開信息顯示,特瑞斯主要從事于研發、生產、銷售標準燃氣調壓集成設備、非標撬裝燃氣集成系統、燃氣調壓核心部件及相關配套產品三大類產品,產品主要包括長輸管線輸氣站調壓計量設備,城市門站、區域調壓站調壓計量設備等。公司目前銷售網絡遍布全國,累計客戶超過2000家,其中絕大多數為天然氣、液化天然氣、電力等能源運營公司。
近年來,我國天然氣產業實現顯著增長。數據顯示,2010年到2021年,國內天然氣的表觀消費量從1074億方增長到了3740億方,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2%。同期,我國天然氣進口量也從166億方增長到1687億方,年復合增長率達23.5%。
管道方面,部分工業發達地區天然氣消費量與管容同頻增長,但管輸能力不足仍是資源跨省消費的痛點。截至2022年底,我國長輸油氣管網中天然氣管道里程達到12萬公里。預計到2035年,還將新增天然氣管道建設總里程約6.5萬公里。
“天然氣在國內應用端的環境情況復雜,工況要求嚴苛,對調節閥產品的口徑、噪音及振動指標提出很高要求。”特瑞斯董事長、總經理許頡介紹,特瑞斯自2002年起積極投身于天然氣輸配及應用裝備國產化進程,歷經“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過程,已具備生產自主品牌調壓閥、調節閥、安全切斷閥等核心部件的能力,部分核心部件產品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取得多項國內外認證。
布局氫能業務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從事天然氣輸配業務的企業,特瑞斯積累了包括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國燃氣等一批“國字頭”優質客戶,行業認知度高,構建起較深的業務壁壘。
“我們親歷‘川氣東送’‘西氣東輸二線’‘大沈管線’‘中俄管線’等一批國內重大輸氣工程,項目均應用了公司的天然氣輸配壓力控制系統與計量系統;產品還應用于北京夏季奧運會、北京冬季奧運會、廣州亞運會等供氣站。”許頡說,這些項目進一步加深公司對天然氣輸配、應用各環節管網構造的認知,讓公司在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及招投標環節同步積累經驗,從而更好地把握用戶需求。
立足此前在天然氣設備領域的經驗與優勢,特瑞斯正加碼布局氫能業務,初步取得成效。
據介紹,特瑞斯目前在長輸管道輸氫、摻氫、制氫等方面均已布局,且已有氫能源業務訂單。與此同時,公司還積極參與制定氫相關標準,著力研發“分布式氫能一體化系統”與“數字化氫能管理平臺”。
重視技術研發
“2024年,我們將立足高端裝備制造領域,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堅定實施傳統燃氣輸配產業和新能源產業雙主業戰略。”提及未來發展規劃,許頡表示。
強化生產管理方面,特瑞斯加強新設備、新技術的引進和研發,加快產品生產線智能化改造,抓好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建設和精益生產,持續提升產品柔性制造、成本控制、質量保證和快速交付,推動主力產品產能升級。
研發方面,2024年特瑞斯將重點進行研發轉型與能力建設,重點開展控制器與傳統閥門相結合的數字化、信息化的高端閥門研發,方便工業互聯網管理控制;開展氫能源產品研發,充分對制氫、摻氫、壓縮和管輸氫進行產品開發。
信息化建設方面,特瑞斯將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相關數據管理,通過數據分析為決策提供依據。同時,加快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抓好供應鏈協同、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綠色節能生產、柔性化生產、遠程運維服務等任務,助推公司數字化轉型升級。(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