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首口海上CCUS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恩平15-1平臺開鉆,該項目預計10年累計規模化向海底地層注入二氧化碳超100萬噸,同時能提高油藏采收率驅動原油增產,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推動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恩平15-1平臺是目前亞洲最大的海上原油生產平臺,所在海域水深約90米。該平臺所開發的恩平15-1油田為高含二氧化碳油田,若按常規模式開發,二氧化碳將隨原油一起被采出地面,不僅對海上平臺設施和海底管線造成腐蝕,還將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實施CCUS項目,可實現油田增儲上產與綠色低碳的相互促進、協同發展。
2023年6月,中國海油在恩平15-1油田投用了我國海上首個CCS(二氧化碳捕集、封存)示范工程,截至目前已累計安全運行近13000小時,回注二氧化碳超18萬噸。此次啟動的二氧化碳驅油項目,將進一步實現二氧化碳的有效利用,實現增產、降碳一舉兩得,推動海上CCS向CCUS技術跨越。
CCUS是化石能源低碳高效開發的新興技術手段,已成為全球能源行業布局的重要領域。恩平15-1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可對油田開采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進行捕集、提純和加壓,繼而通過一口CCUS井精準注入地下油藏,加強地層能量和原油流動性,把原油“驅出”至生產井,充分提高采收率,實現原油增產和碳減排雙贏。
恩平15-1油田CCUS項目的研究工作自2023年底啟動以來,中國海油結合陸地油田成熟經驗與現場實際,重點圍繞選層選井、裝備研制、鉆井工程及風險監測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最終優選出距離恩平15-1平臺2.4公里、地下1200至1600米的4個“黃金層位”實施二氧化碳回注,單井覆蓋油藏儲量750多萬噸,可較大幅度提高低品位資源的開發利用率。
此次開鉆的CCUS井設計井深3243米,創新采用“老井新用+分層注氣”模式,面臨井筒完整性標準高、注氣管柱復雜和精確注入難度大等諸多工程挑戰。中國海油自主研發多項技術,有力保障了井筒的完整性。同時,創新設計測控一體化方案,可實現井下分層注氣的精細化調控,并實時監測各層位注氣量和氣密性,最大程度提高驅油增產的效果。
標簽: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