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1987年成立,下設二氧化碳、氫氣、焊割氣、氣瓶4個專業委員會及氣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培訓中心(職業技能鑒定站)、專家委員會,并有由200余名全國工業氣體行業專家組成的專家網,擁有1000多家會員單位,在云南、廣東、浙江、山東、黑龍江、遼寧、新疆、湖北、蘇州、牡丹江等地還設有省市級協會。
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每年召開一次會員大會,定期編輯出版會刊《中國氣體》和《中國氣協報》,辦有中國氣體網站,每年舉辦“中國國際氣體技術、設備與應用展覽會”、組織培訓、技術交流、咨詢服務及中外商貿、技術交流等活動。協會現正在編輯大型氣體全書———《中國工業氣體大全》。
為促進國際交流,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正在牽頭籌組亞太地區氣體協會,已得到印度、韓國、俄羅斯等國的積極響應。
隨著近年來我國氣體工業和氣體應用技術的飛速發展,氣體分析技術作為一門獨立的應用技術地位也凸顯出來,特別是作為大型空分的安全保障、各種高純氣體的生產監測和氣體分析儀器和技術的需求也日益擴大。隨之而來的分析技術方面的問題也十分突出,特別是氣體中微量(ppm)、痕量(ppb)級成分的分析技術我國相對發達國家仍有較大的差距,儀器硬件配置水平、使用人員及管理人員的技術素質相對較低。
各單位共同關心的儀器選型有不少問題還亟待解決,例如國家氣體標準與工藝檢測指標不符、儀器選型不正確、儀器應用難度大、分析儀器配套不完整、缺乏專家指導、缺乏必要的儀器培訓等問題,眾多氣體生產廠家紛紛呼吁成立氣體分析技術方面專業性的組織來解決這些問題。
經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和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氣體分離設備分會同意,共同倡議建立“氣體分析技術及儀器設備專業委員會”。
此建議得到了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和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氣體分離設備分會的支持和贊同,同意成立“氣體分析技術及儀器設備專業委員會”,受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和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氣體分離設備分會雙重領導,作為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下屬的分支機構。為此征求了部分氣體生產、應用的廠家的意見,他們對此事紛紛表示贊同,并提出了許多建議。因此“氣體分析技術及儀器設備專業委員會”已于2005年9月經過國資委審批,在國家民政部登記,并于同年11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北京賽思瑞泰科技有限公司做為委員會的承辦單位,成功的舉辦了成立大會。
中國氣協氣體分析技術及儀器設備專業委員會是國內唯一能夠解決氣體分析難題的專業組織機構。上海計量測試研究院的總工程師鄭吉園先生為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北京賽思瑞泰科技有限公司的總工張丙新先生為委員會的常務副主任委員,委員會的會員在成立之初已發展了100多家,并且已得到行業內的一致認可。
標簽:
相關化工設備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