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土壤生態修復措施簡述
作者:德森環境 來源:鄭州德森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2021-07-17 瀏覽量:273
字號:T | T
礦山開采對生態的破壞關鍵是土地退化,土壤因子的改變,即廢棄地土壤理化性質變壞、養分丟失及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增加,礦山污染土多以重金屬為主,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礦山開采對生態的破壞關鍵是土地退化,土壤因子的改變,即廢棄地土壤理化性質變壞、養分丟失及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增加,礦山污染土多以重金屬為主,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異地取土:在不破壞異地土壤的前提下,取適量土壤,移至礦山受損嚴重的部位,在土壤上種植植物,通過植物的吸收、揮發、根濾、降解、穩定等作用對重金屬土壤進行修復。
區域改造:進行表面土層改造之前,灌注泥漿包裹尾礦廢渣,然后再鋪一層粘土壓實造成一個人工隔水層,減少地面水下滲,防止污染土中的劇毒元素釋放。
增肥改良:對土層添加有效物質,使受污染的土壤物理化學性質得到改善,從而縮短植被演替過程,加快礦山重金屬污染土的生態重建。另外可以多栽種重金屬耐性植物,此類植物不僅能耐重金屬毒性,還可以適應廢棄地的極端貧瘠、土壤結構不良等惡劣環境,部分耐性植物還能富集高濃度的重金屬,因此多采用植物修復效果較好。
進行礦山污染土壤修復治理的同時,對占用大量土地的尾礦進行二次開發,加大尾礦的綜合利用率也是很有必要的。要讓用量大,投資低,有銷路的尾礦實現商品化,規模化,市場化,真正能使其變廢為寶,成為市場經濟產品中的一部分。

我國礦山的生態環境比較復雜,想要從根本上抑制礦山生態污染,還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建立多方參與、協同治理的渠道和機制,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推動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工作的開展,防止新污染點的增加,逐步使我國礦山土壤、生態環境恢復到良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