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廢水處理工
l 農藥廢水現狀
農業是我國第一產業,隨著農業發展,農藥企業也越來越多,現已成為我國工業體系的主要產業之一。但是農藥行業帶來經濟增長的同時,農藥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水卻給環境造成了極大隱患。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農藥廢水每年排放量大約3億噸。農藥廢水一般主要來源于兩方面: 一方面是工業中生產農藥產生的廢水;另一方面是使用農藥后,直接或間接產生的廢水。農藥廢水因為農藥產品的種類繁多,生產的原料及工藝各不相同,導致廢水組成成分復雜。
農藥廢水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有機污染物濃度相當高,遠遠超出國家允許的接管標準。化學需氧量(COD)的濃度可達到數萬mg/L,其中難以降級的有機物濃度更是超過污水廠可以接管的范圍。
2)生物毒性很大。廢水中不僅含有部分農藥、農藥中間體以及難以降解的物質,還有較高濃度的酚、砷、汞等有毒有害物質。
3)具有很強的刺激性的氣味。對人體的呼吸道器官有嚴重的刺激與傷害,對周圍的生態環境有一定影響。
4)廢水的成分及含量、廢水量都不容易控制。產品生產的時間和種類,與市場需求和季節性變化有關,藥劑的種類復雜所帶來的就是廢水組成成分復雜,單一的處理方式難以達到效果,水量的多少也關系到廢水處理的管理運行規模與成本。
l 聚焦難降解廢水,提供高價值解決方案和關鍵裝備
Ø 項目介紹
山東某化學公司,主要進行農藥生產加工。公司規模較大,產品種類豐富,因而廢水結構組成相當復雜,日排水量較大。因公司成立時間較長,原有的處理設備因運行時間長,設備管理不當,使得原先的工藝出水水質未能達到國家排污許可規定的標準。環保要求之下,需要對現有的工藝進行調整改進。
Ø 項目工藝設計
根據該廢水有機物濃度高、可生化性差、有較高毒性的特性,從廢水降解和廢水改性的方面采用單因素法進行試驗研究,設計能大幅降解廢水有機物和提高廢水可生化性的組合工藝,最終確定以下工藝:
該方案采用催化氧化+絮凝沉淀+電化學催化氧化+電化學催化氧化”預處理工藝對農藥廢水進行預處理,提高廢水可生化性,然后對其出水再通過A/O生化工藝處理,出水各項指標均能達到排放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