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廢水預處理工藝--微電解+芬頓工藝
農藥廢水是典型的高濃度有機廢水,成分復雜,有機物不容易生化降解。
農藥廢水特點:
①濃度高,成分復雜,含有大量的有機物
②毒性大,廢水中除含有農藥和中間體外,還含有酚、砷、汞等有害物質以及許多難以生物降解的物質;
③有惡臭,對人的呼吸道和粘膜有刺激性;
④水質、水量不穩定。
農藥類的廢水對生化沖擊比較大,沒法直接生化處理,通常選擇“預處理+生化”的思路來處理。
預處理工藝的主要目的:降低廢水毒性,提高可生化性;降低cod等等。此類廢水可以選擇”微電解+芬頓”的組合工藝做為預處理工藝,能夠滿足此類廢水對預處理的所有要求。
微電解工藝是將具有不同電極電位的金屬與非金屬(或金屬)直接接觸并且浸沒在導電性較好的有機污染廢水中,形成無數微型腐蝕電池,同時鐵與碳又構成無數微型電解電極,其中鐵的電位低成為微陽極,碳的電位高成為微陰極,在溶液中構成無數的微型電解回路,是一種對廢水進行處理的良好工藝。
鐵碳微電解將鐵屑和碳顆粒浸沒在酸性廢水中時,由于鐵和碳之間的電極電位差,廢水中會形成無數個微原電池,這些細微電池是以電位低的鐵成為陽極,電位高的碳做陰極,在含有酸性電解質的水溶液中發生電化學反應,反應的結果是鐵受到腐蝕變成二價的鐵離子進入溶液,由于鐵離子有混凝作用,它與污染物中帶微弱負電荷的微粒異性相吸,形成比較穩定的絮凝物(也叫鐵泥)而去除。在鐵碳微電解的過程中,一般也可以加入適當比例的粉末狀銅或鉛,這樣可以提高電極電位,促進反應的進行。
反應過程中會有二價鐵離子和原子態的氫,這兩種物質的化學活性較高能改變許多有機物的結構和特性,也有斷鍵和開環的效果。一般在反應時還會進行曝氣,這樣有充氧的效果還能防止鐵屑板結反應中生成的OH-是出水pH 值升高的原因,而由Fe 2+氧化生成的 Fe 3+逐漸水解生成聚合度大的Fe(OH) 3膠體絮凝劑 , 可以有效地吸附、凝聚水中的污染物,從而增強對廢水的凈化效果。
微電解+芬頓工藝作用于廢水具有:①去除COD、②降低色度、③提高可生化性④去除重金屬離子等作用。
采用次工藝組合作為預處理處理農藥廢水,不僅提高可生化性,還可以降低cod,脫色效果顯著。
微電解芬頓工藝處理農藥廢水,cod去除率一般在15-36%,主要作用體現在降低廢水的毒性,提高可生化性上。是目前此類廢水中最經濟省錢的工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