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先鋒參與制定黃磷尾氣處理標準 工信部已公布
為規范行業健康發展,2017年12月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公告,批準化工、冶金、有色金屬、建材、機械、制藥裝備、輕工、紡織、包裝、核行業、電子、通信等行業691項行業標準,并且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本次公布的行業標準中有2項涉及黃磷行業,包括廢渣處理處置方法、尾氣處理處置方法,可見,我國對黃磷行業的污染物排放的管控將越來越嚴格。
2017年5月,工信部根據標準化工作的總體安排,將HG/T 5209-2017《黃磷生產尾氣處理處置方法》進行了征求意見公示。本標準由北京北大先鋒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貴州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共同起草,北大先鋒的兩名技術專家被邀請為主要起草人。標準規定了黃磷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尾氣處理處置方法的術語和定義、黃磷尾氣處理處置、環保要求,適用于電爐法黃磷生產過程產生的黃磷尾氣的處理處置方法。
我國是黃磷生產大國,每生產1噸黃磷副產黃磷尾氣2500~3000m3,目前僅有少部分企業將黃磷尾氣凈化后用作化工原料或燃料,大多數企業都未將黃磷尾氣高效利用,80%以上的生產企業用于燃燒烘干原料或者用火炬燃燒排入大氣,未經凈化的黃磷尾氣含有硫、砷、磷、氟等有害氣體,并且燃燒后加劇碳排放,極不利于環境。新的黃磷尾氣處理處置標準出臺,將對黃磷企業尾氣處理提出明確要求,促進企業合理、高效利用尾氣中的有效能源。提升資源利用率將大幅增強市場競爭力,降低生產成本,推動黃磷行業進一步健康發展。